?近期,咸安區的黨員干部都在自覺學習“四大首善之區”建設的思路、目標和措施,包含了是什么、為什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一套嚴密邏輯運構體系。該項舉措體現出了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只有將偉大民族精神運用到工作中去,才能助推咸安的干部齊心協力共創高質量發展。
一、以“沉”發力,用偉大創造精神助推“文明城市之首善區”建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將“文明城市之首善區”建設新指南轉化為巧舉措,需要我們多動腦。只有在平時練好“沉”字功,以“沉”去“陳”、以“沉”煥“新”,才能將創新優勢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持久動能。一要讓心“沉得住”,雖然確保2023年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的目標是明確的,但具體工作充滿挑戰和變數,不論是加強對“三臺三點”、“四場四部”、“四線四面”、“五小五化”等薄弱部位的整治,還是打造文明城市新名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讓心“沉得住”,做到在工作中思有定、行有向、條理清晰、步驟分明,讓思維的“輪軸”轉動起來,高效地將問題解決。二要讓身“沉得下”,在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短板突出表現為“破、舊、亂”,要加快夯實文明城市硬基礎等各項工作,無論是老舊小區改造,還是107國道改擴建,都是牽一而發動全身。我們要讓身“沉得下”,要在實踐中加深對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把握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素、潛在規律,從而不斷增強工作中的整體性、協調性與系統性。三要讓步“沉到底”,城市文明落腳點還是人的文明,要不斷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持續開展“桂鄉楷模”“最美系列”等評選、“陽光工程”“雷鋒月”志愿服務等活動,并健全長效機制。市民文明素養的提高不是短期能實現的,創新文明活動的過程也是在風雨中砥礪前行的過程,只有讓步“沉到底”,才能在櫛風沐雨中抵達新的目的地。
?二、從“心”出發,用偉大奮斗精神助推“城鄉統籌之首善區”建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幸福就要奮斗,今天咸安人民擁有的一切,都是苦干實干得來的。當前,推進“城鄉統籌之首善區”建設,迫切需要干部從心出發,發揚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奮斗精神、擔當精神,將思想自覺轉化為行動自覺。一要從“忠誠心”出發,找準方向是我們干工作的第一要素,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樹立“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的發展理念,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積極擁護區委的統一領導,在建強中心城的基礎上,促進鄉鎮各有特色的發展,保證工作方向的準確性。二要從“干凈心”出發,狠抓項目、壯大產業、擴大消費,是建強中心城的主要措施,但無論是發展特色產業、新興產業還是現代服務業,無論是打造特色文化休閑街區、“直播電商”還是“咸安優品”,干部都是最關鍵的因素。干部只有把穩“廉潔關”,抵制“糖衣炮彈”,筑牢“防護網”,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三要從“擔當心”出發,建好特色鎮、建美新農村,都會面臨許多挑戰,需要干部不斷校準方向、解放思想、應對難題,必須要在挑戰面前“逆流而上”,不畏縮、不躲閃,摘掉“本領恐慌”帽子,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
三、靠“識”著手,用偉大團結精神助推“營商環境之首善區”建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黨政軍民學,黨既要領導一切,更要團結一切。只有靠“識”著力,把所有的干部都緊緊團結在區委周圍,我們才能搞好“營商環境之首善區”建設。一是提高“認識”,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好的營商環境會助推一個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必須認識到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根據新發展階段的特點,加快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依法辦事的法治環境、循環暢通的開放環境,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域保護,打通經濟循環堵點。二是強化“意識”,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發布,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優化營商環境必須強化大局意識。要基于全國統一大市場,不要囿于地方保護主義小圈子,不能只看到鼻尖下的市場利潤,要把地方利益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利益之中。三是掌握“常識”,“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應必有果、果必滿意”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優化營商環境十六字,但在具體落實與口號還有差距。環境是具有極強傳導性的,好的營商環境會產生聚集效應,在6.5萬戶市場主體中,資源的分享是可以形成鏈條共促共進的。我們都要做好“店小二”,多去企業走走看看,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 四、乘“數”而上,用偉大夢想精神助推“人民幸福之首善區”建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我們最偉大的夢想。“人民幸福之首善區”建設站穩了人民立場,時刻回應群眾呼聲,只有用民族復興的大夢想引領咸安發展的小夢想,乘“數”而上,才能引導干部幫助群眾實現自己的中國夢。一要堅持“數往知來”,苦難輝煌的百年黨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從這本書中能夠領悟“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切情懷。我們都要擠出時間多讀黨的歷史、多學黨的理論,做到常學常新、常學而“知”,從黨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二要踐行“心中有數”,保就業、優化教育服務、推進健康咸安建設都與民生保障息息相關,想要工作舉措更貼合實際,就要練好基本功,多下沉基層了解惠民工作落實情況,及時掌握各類數據,做到“心中有數、操之有度、行之有方”。三要使出“渾身解數”,首善首善,關鍵在干。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疫情防控網、社會穩定網,都離不開“拼創”的意識,只有敢闖、敢試、敢于承擔風險,才能攻堅克難。我們要積極參與“大調研、大破冰、大落實”活動,推動干部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活力大迸發、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實,踐行“五到四從四多”工作法,努力繪就“人民幸福”新篇章。
?(王琦?作者單位:咸安區人民檢察院)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下一篇:
讓紅歌“紅”起來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
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結果。”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傳承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精...
題:弘揚報國志建功新時代新華社評論員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愛國之志,中華魂魄。廣大知識分子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
要深入宣傳以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兩彈一星”元勛、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知識分子,以黃大年、李保...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李婷婷3月6日,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巾幗建功新時代”暨慶祝建國七十周年文藝演出在咸安區溫...
作者:祖昊(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講師)黨史學習教育正引領全體黨員回溯壯闊歷史:中國共產黨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華報道:6月25日,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五樓,一場捐書儀式隆重舉行。捐書旨在豐富本市文化單位藏書內容...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16日, ,咸安區在全區范圍內舉辦“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征文...
4月26日,由中共嘉魚縣委文明辦、嘉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文化和旅游局、魚岳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縣博物館承辦的“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