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遵循傳播規律,以覆蓋率、到達率、認同率為目標,深挖地方黨史紅色資源,全媒體制作《黨史上的咸寧記憶》系列短視頻,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形式、方法創新,一場場視覺盛宴讓黨史學習新意無窮、潮味十足,形成“實、信、鮮”的宣傳效果。
一、新穎定位:“短視頻”打造“活教材”。
1.直觀真切的歷史再現。系列短視頻以革命事件為綱,以革命先輩為目,精心選取建黨以來發生在咸寧的12個重大事件、關鍵場景、重要人物,以人帶史、以史繪事,挖掘眾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通過大量珍貴歷史影像、革命遺跡遺址、場景特效,形象展示了咸寧地方工農運動、反帝反封建系列斗爭、創建的全國首批縣級紅色政權、鄂東南蘇區根據地建設等鄂南革命斗爭史,概括講述了彭德懷、羅榮桓、錢亦石、錢瑛、何長工、吳德峰、何功偉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讓觀眾在現代影像中傾聽歲月回響、重溫奮斗歷程。
2.深入淺出的科普講解。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案例,配合娓娓道來的解說,讓遙遠的革命史實和客觀的歷史人物貼向受眾、貼近現實。主題鮮明,視頻標題多不過十字,少則三字,高度概括了講述故事的核心要義,每個故事背后都蘊含著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結構清晰,每期視頻或以具象的黨史物件、或以事件發生地開篇,引出時代背景,繼而闡述具體故事、人物,最后配以評論、點題升華,群眾一看就明白、一聽就理解。語言出彩,十余名省市黨史專家組成專班撰寫文案,反復修改十余次,每集視頻呈現時間僅4分鐘左右,內容精煉、表述簡潔,有真情實感而不矯揉造作。
3.切合需求的選題設定。整個片子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歷史與現實、全國與咸寧、宏大與細節、事件與人物相結合,不同程度涉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還涵蓋近期戰疫脫貧故事,符合“四史”學習要求。系列視頻回顧戰火紛飛的年代,闡釋悲壯感人的紅色故事,藝術的震撼、靈魂的觸動、信念的升華,增強了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價值認同和行動自覺。周家大屋、羊樓洞公墓、陳壽昌烈士陵園等咸寧本土紅色資源,黃菊媽、何功偉、錢瑛等家鄉黨史人物,讓人們感到英雄就在身邊、黨史并不遙遠,激發了傳承革命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精神動力。
二、創意表達:“小敘事”講好“革命史”。
1.以立體化的元素“吸引人”。系列短視頻契合了新媒體時代受眾的表達習慣,短小精悍、大氣磅礴。片中充滿了激情昂揚的紅色元素,戰爭場景、歷史文物、英雄人物等貫穿其間,為受眾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氣韻生動“革命畫卷”。視頻中展示了大量的咸寧自然風光和經濟發展、群眾生活、鄉土文化元素,與歷史畫面交融,誘發了公眾的家國情懷。此外,歡快動聽的主題曲、宏大壯闊的航拍圖景、悠揚和諧的背景音樂、唯美高清的電視畫面等全要素呈現方式,有效滿足了現代人收聽需求。
2.以場景化的情節“打動人”。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人物和故事,一個個直抵人心的畫面和細節,賦予歷史以真情和溫度。《冷水坪的游擊歲月》中“風雪之夜,戰士們能用稻草和樹葉當被子蓋”;“身許馬列安等閑,報效工農豈知艱。壯志未酬身若死,亦留忠膽照人間”陳壽昌用生命踐行誓言;五道澗刑場,何功偉高唱《國際歌》,走過一百多級臺階,慷慨赴死,生命永遠定格在26歲;黃菊媽丈夫早逝,“三兒兩女”全部獻身革命;羊樓洞公墓里,內蒙寧城縣周國玉烈士侄女長跪墓前嚎啕大哭……藝術的感染力、情感的穿透力,讓觀眾產生共情、共鳴、共振。
3.以具象化的精神“影響人”。短小輕快的微視頻潤物細無聲,引導黨員干部感悟、領會、傳承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比如《汀泗大捷鑄鐵軍》,對應的啟示是:不怕犧牲,做奮戰新時代的鐵軍;《彭大將軍馳奔鄂南》,對應的啟示是:面對復雜局勢,要善于學習,要敢于實踐,要堅定信心,要艱苦奮斗;冷水坪的游擊歲月》,對應的啟示是:越是困難,越要堅持,信仰領航,乘風破浪;《陳壽昌用生命踐行誓言》,對應的啟示是:共產黨員,要做身先士卒的表率,關鍵時刻必須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羊樓洞邊慰英魂》,對應的啟示是:奮進新時代,既要有“向我開炮”的犧牲精神,又要有“向我看齊”的表率意識。
三、多元互動:“融傳播”形成“大流量”。
1.全媒聯動引關注。線上線下載體相結合,“紙屏網聲端”矩陣傳播,全方位全領域持續推介。《黨史上的咸寧記憶》系列短視頻在學習強國、湖北省政府門戶網站、湖北日報新聞客戶端、極目新聞等重點平臺及咸寧市屬各媒體及客戶端、公眾號等同步播出,當即引發強烈的社會關注。截至8月上旬,10多個主流新媒體平臺播放量達1000多萬次,#黨史上的咸寧記憶#微博話題閱讀量240余萬次,百度詞條搜索結果160余萬條,引起咸寧黨員干部和社會群眾的廣泛討論。
2.話題設置促傳播。咸寧市專門發文要求全市黨員干部觀看《黨史上的咸寧記憶》,并納入支部主題黨日討論,系列短視頻傳播及其話題迅速擴散,成為全市上下熱議的話題。湖北日報等省內主流媒體對系列視頻進行報道評價,咸寧日報、咸寧廣播電視臺等市內媒體持續轉載報道,獲得了輿論的廣泛支持和認同。網絡大V和普通網民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形式發言評論,擴大了系列短視頻的學習受眾面。廣大黨員干部也在學習討論中更加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3.權威點評強記憶。舉行《黨史上的咸寧記憶》系列視頻創作宣傳座談會,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和群眾代表,討論發言,暢談感受。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組認為,系列視頻成為咸寧乃至全省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一份生動教材,為做好重大主題報道提供了創新實踐和鮮活案例。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強月新說,視頻是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體現在報道模式的創新、產品創新、節目形態和制作機制的創新。全國人大代表、崇陽縣白霓鎮市村支部書記程桔感言:系列視頻很精煉,很適合年輕人學習,這些故事激勵我們年輕人奮勇前行,給我們前進的動力。
(王鑠暉??作者單位:咸寧市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光明日報記者周洪雙李曉東光明日報通訊員陳晨“我身邊的同學成為了故事的主角,通過原創視頻帶領我們走進了他們的紅色實踐旅程...
白雪皚皚,紅衣女子策馬奔騰——賀嬌龍的這段視頻在她的個人短視頻賬號獲得了5.2億點擊量,也讓新疆小城昭蘇迎來了大波游客。...
年輕一代這樣講述中國故事“過去幾年您曾多次到訪中國,請問什么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熱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去年我...
駛向未來“紅色百寶奮斗百年”專題報道監制:孫承斌策劃:趙承、孫志平、何玲玲制片人:張旭東、樊華視頻組組長:邱紅杰、鞠...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近日在四川成都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學習負擔比較重、有心里話藏在心里、感到孤獨、...
大會圍繞國家廣電總局“四個聚焦”的選題規劃,加強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等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聚焦新時代影視業發...
“注意了,吃這些會致癌”“這個竅門能治百病”“快把這些轉給親友”……智能手機普及的浪潮之下,不少“銀發族”正成為網絡...
利用上下班途中的碎片化時間刷刷抖音,拿出晚上的空閑時間追追劇或者關注一場直播帶貨,回顧自己每天的閑暇時光,市民張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