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文化旅游產業已融入咸寧經濟發展全局。咸寧是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城市、中國溫泉之城,旅游業在咸寧經濟發展主戰場的地位及承擔的歷史使命更加突出。
展望十四五,咸寧文化旅游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呢?不妨從咸寧旅游“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三個方面進行一次全新剖析、系統思考。
一、為什么?傾聽咸寧旅游發展的沖鋒號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是修身養性之道,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是增強人們親近感的最好方式。”
湖北省委提出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打造武漢城市圈升級版,為咸寧拓展了發展新空間。我們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開展“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活動,感恩回饋全國人民,要展示湖北健康安全的良好形象。促進消費回補,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將湖北打造成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期間,咸寧將著力構建“武咸同城、市區引領、兩帶驅動、全域推進”區域發展布局,加快武咸養老服務體系融合,推進武咸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將深入挖掘溫泉文化、三國文化、磚茶文化、桂花文化、古橋文化、古瑤文化、紅色文化特色資源,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一批文旅綜合體、文旅融合品牌、文旅消費集聚區,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將提升“香城泉都”文旅形象,打造“可知、可達、可享、可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六個縣市區分別確定了“旅游關聯性”發展方向——咸安區將建設中國桂花城核心區;嘉魚縣將打造濱江公園城市;赤壁市將建設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通城縣將打造鄂湘贛毗鄰區域協作發展先行區;崇陽縣將打造“兩山”理論實踐示范樣板;通山縣將建設國家全域旅游強縣。
二、做什么?實現咸寧旅游發展的顏值擔當!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需要直面優勢,正視劣勢,找準出路。
(一)直面優勢,找到咸寧旅游的發展優勢
1、區位優勢:咸寧是武漢城市圈重要成員,距離武漢80公里,高鐵20分鐘,距武漢天河機場1小時車程;咸寧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全國81個城市4.38億人5小時內可達咸寧。
2、生態優勢:咸寧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溫、洞奇,森林覆蓋率達54.2%,空氣質量長期穩居全國169個重點城市前20名。全國2200多株百年古桂樹,九成在咸寧。
3、人文優勢:咸寧人文歷史底蘊深厚,商代銅鼓奏禮樂,北伐大捷震天下;赤壁之戰分三國。1800多年前,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戰在這里爆發,三國赤壁古戰場咸寧唯一一個國家5A級景區。羊樓洞是歐亞“萬里茶道”源頭,400多年前,僅2平方公里的羊樓洞小鎮曾匯聚中外茶商200多家,一塊塊芳香的青磚茶從這里匯入“一帶一路”世界經濟貿易大循環。向陽湖畔原文化部“五七干校”,冰心、沈從文等6000多位文化名人留下文化寶藏。
4、產業優勢:一是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國內游十大最火目的地中湖北排名第二,武漢城市圈重要城市咸寧正被湖北旅游紅利所包圍。二是咸寧A級旅游景區41家(其中5A1家、4A12家),全省排名前六名;星級飯店24家,全省前九名;旅行社36家,全省前八名,旅游綜合優勢對比明顯。
(二)正視劣勢,對比與同評城市的本質差距
1、對比優質旅游城市:中國十大優質旅游城市青島、昆明、大連、蘇州、重慶等,特別是重慶,一座不夜城、網紅城。這些城市在用心營造它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氛圍。正視咸寧旅游標準化,目前我們沒有一條連通全省甚至全市的旅游直通車線路,旅游標識稀疏、導游及旅行社體系基本瓦解、旅游有標準無執行無監管,旅游接待及服務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2、對比休閑康養目的地:大數據顯示,我省宜居度假排行榜為:恩施利川、神農架大九湖、英山大別山、咸寧九宮山。但相比之下,恩施利川、英山形成了四季民居型養老度假產業,旅游配套基本完善,40%的老百姓在家門口致富;湖北的神農架,人在美景中,養在仙境中。咸寧要發展養老經濟,推進武咸養老產業協同發展還需要從特色、品質上進行全域地謀劃提升。
3、對比溫泉度假勝地:中國著名的溫泉度假勝地分別是云南騰沖、湖北咸寧、重慶南山、廣州從化、南京湯山,高端品質,特色服務,是全國上下追捧的度假康養圣地。正視咸寧溫泉,香城十二泉盛名一時,溫泉之影響力一度成為全國溫泉首選,但如今部分溫泉景區已蕭條,其原因敗于服務標準缺位,品質堅守缺失,溫都之名已如珍珠蒙塵。
4、對比旅游景區:主題公園型的三國古戰場VS宋城,古戰場有形無魂;山水休閑型的陸水湖VS清江畫廊,陸水湖有美景無體驗;文化古跡型的羊樓洞VS烏鎮,同為世界品牌,羊樓洞缺商業,差距不小。度假休閑型的九宮山VS神農架,九宮山旅居尚未形成高品質;咸安、嘉魚、崇陽、通城有小眾產品,很精致但無大品牌,未形成核心吸引力及全域旅游體驗。
十四五,咸寧旅游夢想與挑戰并存,咸寧旅游在湖北乃至是全國,單項對比缺乏優勢,但地理位置、國家及世界級旅游品牌、旅游產品分布體量上具備在全國領先的絕對綜合優勢,我們應將優勢疊加,把全域聯動發展旅游作為我們的產業出路。
三、怎么做?開啟咸寧旅游發展的全域聯動!
實施全域旅游五字(“個、十、百、千、萬”)戰略,即緊扣“彰個性之風、策十面之力、謀百年之計、鑒千年之史、圓萬民之夢”這條主線,打造沒有行政邊界的咸寧全域旅游新版圖。
(一)彰個性之風,繪全域藍圖。
以旅游的視角引領城市的轉型升級,以“香城泉都.樂享咸寧”為品牌;以“快樂體驗、溫泉休閑、旅居康養”為特色;以打造打造中國休閑康養產業的托拉斯,建成大眾青睞的“中國休閑康養城”為核心;以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發達城市為目標,將全市9861平方公里作為一個大景區編制咸寧旅游十四五行動規劃。
(二)策十面之力,促全域共建。
形成“文旅強市”共識,將文化旅游業確立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建立文旅投旅發展基金,聚焦“全域、融合、驅動”三大產業杠桿,系統性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1、聚焦“全域”求發展,建立“全景咸寧”旅游體系,謀篇縣縣有品牌、泉泉有特色、旅居有千秋的旅游城市新格局;通過十四五謀劃, 讓每一個縣市都有打得響的旅游拳頭產品,香城十二泉,要重拾魅力,泉泉不一樣,泉泉有特色;圍繞旅居產業,每個縣市差異發展,各有千秋,旅居者可任意選擇。
2、聚焦“融合”求發展,建立“+旅游”產業體系,旅游+文化、旅游+康養、旅游+交通、旅游+城建、旅游+農業、旅游+商貿,促進全資源、全產業、全方位融合共建。一張圖、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干到底。
3、聚焦“驅動”求發展,建立“四輪驅動”推進體系。形成企業啟動+驅動企業、人才啟動+驅動人才、市場啟動+驅動市場、干部啟動+驅動干部的產業發展杠桿主力大軍。
(三)謀百年之計,推全域升級。
要把“全域旅游”當做是咸寧的活力動脈,通過一場全域旅游的產業革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質。
1、 打造“月光之城”夜游體系。旅游城市的夜晚比白天重要,讓咸寧亮起來、美起來、讓人心動起來。夜晚為了一頓飯而赴一座城;夜間買買買,更有消費沖動,讓夜經濟為咸寧聚人氣、提生氣、攬才氣。
2、 打造“快進慢游”交通體系。打造市域最美風景廊道(風景廊+聯動廊+經濟廊+自駕廊),串聯景城鎮村,構建全域“咸寧漫游大景區”,打造一個山環水繞,城水相依的組群式生態、度假、養老休閑中心;發展城市旅游觀光巴士,開通旅游直通車;完善標識系統協調并規范跨區域旅游交通指引標識、鄉村公路旅游交通指引標識的制作與設置,規范化建設。
3、 建立“熱情好客”的服務體系。策劃實施旅游城市一卡通湖北銷售大行動、人氣提升大行動、千家旅行社引客游咸寧大行動、旅游企業“雙優”服務大行動四大提升行動;策劃實施全媒體矩陣宣傳營銷,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消費場景;讓“百姓笑臉”成為常態,要讓各地游客留得下,就需要規范引導市民言行,提倡友善待客,童叟無欺,讓游客真正感受到當地的本色生活。
(四)鑒千年之史,講全域故事。
市委書記孟祥偉在今年鄉村振興工作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咸寧鄉村振興如此,咸寧旅游更應追溯文化,放大文化,加快堅定咸寧的文化自信。持續塑造“香城泉都.樂享咸寧”品牌,充分挖掘咸寧文化,實現一縣成一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共同為游客講好咸寧故事。
各縣市區通過實施全域旅游行動計劃,讓旅游成為各縣市實現十四五產業目標的附加值,要以龍頭景區快樂體驗+溫泉休閑特色體驗+旅居康養定制體驗產品打造為重點,打造一系列非來咸寧不可的理由,塑造咸寧一主六輔“六龍盤珠”文旅休閑產品閉環,形成旅游高質量發展列陣。
1、香城泉都——樂享咸寧。咸寧既要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也要打造升級版的“清明上河圖”,“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才將不負其名。要將城市功能旅游化,打造多元的產城融合“旅居會客廳”,城景一體,居游共享,讓旅游成為咸寧成為“中國旅居之城”,成為打造“五百億級產業集群”的先行產業。
2、香城泉都——智在赤壁:以三國古戰場、羊樓洞磚茶兩大世界龍頭為引領,以湯茶養生溫泉為特色,打造千年古城智慧旅居產品,讓旅游產業支撐赤壁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3、香城泉都——樂在通山:以九宮山休閑度假群為引領,以值得尖叫山水運動型產品為特色,打造宗教禪意旅居產品,建設國家全域旅游強縣。
4、香城泉都——居在崇陽:依托浪口溫泉、燕子埡景區、青山水庫、大泉洞風景區,以及雋水河及沿岸鄉村,重點發展鄉村旅居產品,成為打造“兩山”理論實踐示范樣板。
5、香城泉都——貴(桂)在咸安:推進桂月文化的跨界整合,構建“月光+”產業體系及桂花旅居產品,建成中國唯一“月光之城”,建設中國桂花城核心區。
6、香城泉都——享在嘉魚:以休閑農業為核心,發展美食體驗、莊園度假、鄉村創客、民宿度假、農業研學等旅游產品,以鄉村美食養胃引爆業態,打造濱江公園城市。
7、香城泉都——養在通城:以茶海養性為引爆業態,以中醫藥膳美食為特色,以山野旅居產品,成為鄂湘贛毗鄰區域協作發展先行區。
“今天恰是百年風華,理應胸懷千秋偉業”,期待咸寧樹立“政府是針、文化是線,景點是珠、旅游是鏈”的全域發展觀,全力推動一座城市自身發展的蛻變,讓發展的思路明起來,讓發展脊梁挺起來,讓發展動能強起來,讓發展溫度升起來,加快譜寫出“咸寧美景有界、全域旅游無疆”的旅游大市新篇章。
(歐陽萍?作者系赤壁市政協副主席)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履職盡責強服務 傾情利民辦實事
大力度支持舉措密集落地企業步入互聯網轉型快車道文旅產業迎強勁復蘇十萬億級市場可期從旅游行業全面停滯,到跨省團隊旅游恢...
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互聯...
原標題:特殊情境下迸發新渠道可能重塑B端C端供給場景或鏈條旅游直播或成旅游營銷新常態疫情黑天鵝下,旅游直播興起大潮,不僅...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好轉,跨省團隊旅游逐漸恢復,景區接待游客量也從承載量的30%調升至50%。南北朝詩人沈約《悲哉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法開放的旅游景區為保持熱度,通過視頻、直播、在線互動、VR體驗等多種方式,給消費者豐富的在線體驗....
○廖詠絮核心提要:隨著全域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者消費需求的轉變,傳統旅游地面臨眾多的挑戰。高質效管理,在旅游服務體系上...
“推動全域旅游發展需要全市共下一盤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立足自身優勢,查找發展差距,找準功能定位,切實增強發展全域...
近年來,通山縣圍繞“山通水富,綠色發展”的基本戰略,緊跟全域旅游創建步伐,將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推動景區旅游向...
“通山縣已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下一步,如何乘勢而上,建設國家全域旅游強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近年來,大...
該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惠游赤壁”活動的推出,不僅進一步促進“旅游+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也通過旅游業復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