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外出旅游,我關注到了科技特長生這個詞。孩子慢慢長大,我發現孩子對科學實驗有著很大興趣。”10日,家住咸安的家長周日新說,每個孩子都有著實現夢想的可能,要如何培養“科技特長”呢?
從事多年科學實驗課教學的江明老師介紹,創新人才是在科學前沿探索和創新實踐中涌現出來的,中小學正是創造力孕育和集中爆發的黃金年齡段。具有科技興趣的孩子,從小就會表現出對科學創作極大的好奇心和熱情,作為家長除了保護及鼓勵之外,還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以及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能夠走進科創世界,學習并發展所需要的能力。
在給孩子接觸科創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步驟、有流程,從具象到抽象,進行結構化學習。所有的發明創造都建立在外觀結構的合理設計與搭建。小年齡孩子會喜歡搭積木、拼裝玩具、制作手工藝品,這些都是在學習物體結構。大一點的孩子,比如進入小學后,孩子會開始嘗試制作模型,再進入小學高年級后,可以開始接觸學習3D打印,設計制作更為復雜的模型,向更為高級的結構模型制作進階。
電子化學習也就是我們說的聲光電。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多了解學習物理知識、電子知識,通過動手實踐了解電子設備,讓物體能夠發光發亮。比如學習了電路知識之后,自己動手讓一盞燈泡亮起來,讓小車的輪子動起來,或讓電子屏出現字幕,讓機器可以發出聲音等等。這都會帶給孩子們極大的驚喜。
電子編程學習。進入小學后,孩子們逐步就可以學習編程語言和程序代碼編寫了,了解怎樣通過編程結合電子設備,讓機器像人一樣去“看見”“聽見”“說話”,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術,到了高年級階段,就能學習掌握數據的算法,學會“萬物互聯”,真正解開智能世界的奧秘。
家長應多給予孩子創作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渠道學習各類課外科創知識、課程材料、知識視頻等,現在的學習形式和渠道非常豐富,家長可根據實際情況多給予支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孩子總愛打人怎么教育
下一篇:
怎樣引導孩子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