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科教動態 >> 正文

31個教聯體100%覆蓋城鄉學校 通山推動優質教育普惠學生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4-11-20 15:56

教的是多校聯合、反復打磨的全新教學理念;聯的是以城帶鄉、以強帶弱的區域教育“優質+”辦學模式;學生和家長體會到的是優質教育更均衡,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孩子們努力學習迎接未來。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近年來,通山縣109所義務教育學校先后成立31個教聯體,圍繞“一體化”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共研、共謀、共探,聯合、聯動、聯心,實現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管理制度共享、特色辦學共享和發展成果共享,惠及學生57536人,義務教育學校教聯體建設覆蓋率達到100%。

融合共生:學校生源在回流

11月12日一早,家住通山縣城區東站的初中生周浩雨,由母親一路護送,來到通山縣實驗中學畈泥校區上學。

這個學期,將孩子從城區轉到鄉鎮學校就讀,周浩雨的母親是這樣想的:畈泥校區是通山縣實驗中學教聯體分校,這里的老師都是總校派過來的,分校的師資力量比城區的學校還要好。

“我的目標是通山一中。”畈泥校區九年級(四)班學生趙苗媛自信地說。她兩年前便來到畈泥校區上學,全寄宿在學校里。她說,這里操場、食堂,室內室外運動場所都是新建的,新宿舍里什么都有,環境比城區的學校還要好。

當天,畈泥校區內書聲瑯瑯,干凈整潔,廣播室、食堂、運動場等設施設備樣樣齊全。誰也沒想到,獲得家長和學生高度認同的這所鄉村學校,2021年以前險因本地生源稀少瀕臨倒閉。一切改變是從畈泥中學并入通山縣實驗中學教聯體成為其分校區開始。

“我們創建的融合型教聯體,精準發力校區融合、師資聯合、資源統合、數字粘合、評價整合,創新構建“共建、共管、共享、共治”運行機制,管理融合、資源融合,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從而提升整體教育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發展。”通山縣實驗中學書記魯敦榮說。

三年時間,通山縣實驗中學教聯體充分發揮省教聯體試點、省級示范性教聯體學校引領作用,創建融合型教聯體,實施融合課程及教學策略,舉辦多元活動及申報素質培養項目,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校際資源共享,推動城鄉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通山縣實驗中學老師譚菲來到畈泥校區工作已是第四個年頭。譚菲介紹,三年時間,先后有30多名通山縣實驗中學老師來到畈泥分校從事教學工作;畈泥校區設施設備不斷完善和升級,也實現了教育信息化視頻會議、協同辦公、巡課巡校、集體備課及網絡教研等;陽光大課間、紅歌大聯唱等活動與主校區同頻共振。

最大的變化是,畈泥校區重點高中上線率提升13個百分點,由一個僅有67名學生的農村學校上升到506人。今年,通山縣實驗中學融合型教聯體被評為首批省級示范性教聯體。

聯動共振:教學質量在提升

“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而讀書嗎?”“為了慈口的未來而讀書。”“為了家鄉興旺而讀書。”10月16日,通山縣實驗小學老師陳文娟一行來到慈口鄉慈口小學開展“教聯體”揭牌儀式暨送教活動。她在講臺上傳播知識,學生們在臺下舉手回答問題,教室里充斥著歡聲笑語。

陳文娟精心創設情境,呈現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通過課本以外的知識講解、課堂小游戲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為了打造最好的課程,陳文娟與學校其他老師反復打磨,互評互助,不斷調整課件。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2022年開始,通山縣實驗小學先后與德船小學、慈口小學兩所學校建立共建型教聯體。

教聯體以提升每所學校的發展水平、提升每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品質為目標,實行兩級扁平化管理,實現行政管理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教學研究一體化、考核評價一體化、文化建設一體化;教聯體內部建立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包括校級干部、教師之間的交流輪崗、師徒結對、校際教研等,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溝通協作機制,共同解決學生成長中的突出問題。

一年時間,三所教聯體學校共開展活動13場次,高頻率地互動給三所學校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通過教聯體的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使得鄉村學校能夠享受到與城區學校同等的優質教育資源和服務。”通山縣實驗小學教聯體校長翟愛青說,三校一起開展教師活動、教師研修、學生活動,開發教聯體課程,實施跨校選課制度,推廣協作式教學模式,在互幫互助的前提下,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教聯體機制越來越完善,城鄉三所學校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慈口小學校長徐維本介紹,教聯體內的交流輪崗、師徒結對等活動提升了學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進而提升了整體教育質量。在實驗小學的牽頭帶動下,學校將積極組織老師們學習先進教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聯心共建:供給機制在提檔

都在建教聯體,如何建得有成效?

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推動縣域教聯體建設,通山縣教育局以教聯體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統籌管理方面,通山縣教育局先后下發《通山縣教聯體建設實施方案》《通山縣教育局關于推進教聯體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全面推進通山縣教聯體建設的通知》等相關文件,成立通山縣教聯體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確保教聯體不斷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

在資金投入方面,今年,通山縣財政共投入教聯體建設資金3139萬元,其中投入992萬元新建南林中學教學樓,投入1566萬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維修項目23個,投入581萬元用于教聯體數字化建設。

在師資交流方面,該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3151人,教聯體教師交流352人,其中校長交流5人,鄉村學校到核心學校跟崗 101人,鄉鎮內教聯體交流166人,城區教師到鄉村學校援教80人,全縣教聯體教師交流占比為11.17%。

從“各自為戰”到“攜手共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通山縣109所學校31個教聯體3151位老師同心同力同向而行、共勉共進共擔當。

“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努力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山縣教育局副局長孔祥樹說,通過系列的教聯體教學教研活動,通山縣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大批生源回流,教聯體社會綜合滿意度得到提升,義務教育教聯體建設初見成效。其中實驗中學教聯體申報各級研究課題3個,15名新聘教師走上專業提升的快車道,獲得縣級及以上教學設計大賽、優質課競賽、微課、教研論文獎項16個。

記者 朱亞平 通訊員 鄧征東 金銘科


編輯:何珊

上一篇: 赤壁市教育局代表隊獲職工氣排球賽冠軍
下一篇: 黨員先鋒顯擔 文明創建清掃忙——咸寧市第二小學潔城活動紀實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