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通訊員 鄭微:和許多普通教師一樣,咸寧東方外國語學校教師田應兵,長期擔任班主任和高中語文教學,從事著最平凡的工作,既沒有震撼人心的舉動,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但每一天,他都默默踐行著心中不變的誓言:用愛和奉獻,托起學生的明天。
教書育人30余載,在學生心里,他是可親可敬的老師;在同事眼中,他是愛崗敬業的模范。他先后獲得學校“骨干教師”、“最美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
多年來,田應兵一直擔任班主任和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同時還兼任年級主任,任務多、責任重。盡管超負荷工作,但他樂于奉獻、任勞任怨,從不對安排的工作說“不”字,盡心竭力地做好學校交給的每一項任務。從教多年來,田應兵教學成績優異,得到了學校的肯定和家長的認可。
做班主任工作多年來,他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注重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每天和學生一起聊天、談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帶班級學風優良、班風淳正。“做學生喜歡、家長滿意、學校放心的好老師”一直是他的奮斗目標。
教育是一次次靈魂喚醒
每接手一個班級,田應兵都會積極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思想動態,再和學生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家長的思想。
2006年,他剛接手的班上有個魏同學,是那種讓各科任老師都頭疼的學生,上課時不是找同桌講話,就是睡覺,從來不交作業。田老師從側面了解到他父母常年在外,對他的關心與照顧少之又少。由于缺少家庭溫暖,無人管教,導致他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找出原因后,田老師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細微之處入手,關心他、愛護他,“天冷了,穿衣要注意保暖。”“有什么不懂的隨時來找我。”“放假了,到我家來加餐吧”……他發自內心的關心關愛,暖了孩子的心,魏同學漸漸喜歡上這個細心熱情的老師。
有一次魏同學生病了,田老師半夜把他送至醫院,忙上忙下,掛號、看醫生、訂床位。為了觀察病情變化,他坐在病床邊,一夜未合眼,直至幾瓶藥水打完。白天田老師回學校上課,晚上去醫院照看魏同學。
魏同學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感動地說:“田老師,謝謝您,沒有放棄我,這么貼心地照顧我。”病好回到學校后,他變了一個人,對老師們禮貌有加,開始努力學習,課后主動找老師輔導功課,學習成績直線上升,最終考上理想大學。直到現在,遠在日本的魏同學已成家立業,還和田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系。
幾十年來,許多像魏同學這樣的留守學生,在田應兵老師這里得到更多的“偏愛”,正是這份“偏愛”,激發了學生內心學習的愿望和信心,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出無窮的力量,最終實現一次次的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創新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
“教育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學更是需要探索和創新。”這是田應兵對語文教學的獨特理解。在學生眼里,他的語文課“有魔法”,能讓人身心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為上好每一堂課,田應兵在課前花大量的時間備課,以案例或故事的方式呈現書上的知識點,激發學習學習興趣。課上運用“討論式”教學法,拋出問題,聽學生的看法與見解,再去指點學生,令學生更好地吸收、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我學習效率。
針對高中學習壓力大的問題,田應兵采取查缺補漏的系統化復習教學方法,把學生從“題海戰”中解放出來,嚴格遵守“循序漸進、階段側重、精講精練”的教學原則,把知識全面規劃、系統歸納、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田老師的語文課上,我能大聲演講,對問題有不同思考和見解可以當堂辯論。”“上田老師的課感覺像是辯論賽,充滿激情和挑戰,我們每天都很期待上田老師的課。”校園里,一群學生爭相“炫耀”著自己的語文課,眉眼里是藏不住的喜愛和自豪。
“教師的幸福感是什么?是看到學生從進校到出校時的改變和成長,是學生自信樂觀勤奮的精神面貌,是家長和學生的認可。”田應兵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我們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給予每粒種子同樣的守護和滿滿的愛,靜待花開。
編輯:金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