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以來,全市中小學生陸續迎來了寒假。寒假是校園生活的延續,是一堂五彩斑斕的生活課。近日,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玉泉校區發布了創意十足的寒假綜合實踐活動清單,開啟了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寒假生活。
有新!“兔”言“兔”語打卡兔年
“‘好學兔’‘赤子兔’‘乖乖兔’‘傳承兔’‘活力兔’,你想做哪一種‘兔’?”近日,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玉泉校區的這份以“兔”為名的寒假綜合實踐活動清單,一經發布,立即吸引了眾多學生家長的關注。
利用假期做好學習生活規劃,是這份寒假綜合實踐的第一要務,學生可以通過生活規劃表呈現。做好“赤子兔”,“學習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系列活動,用畫筆展望2035年的中國;用相機記錄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用手抄報展現新時代的變化;用文章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在學習和展望中,樹立新時代好隊員的遠大理想。
在寒假休息之余,學校還布置了學習之外的內容,如鼓勵學生結合春節這個傳統節日,了解民族習俗,傳承傳統文化,做“傳承兔”。利用假期,幫家長做家務,學習勞動技能,學做“乖乖兔”。豐富假期生活,加強身體鍛煉,博覽群書,做“活力兔”“智慧兔”。
該校政教副校長方馨表示,從德育、美育、體育多方面對孩子們的假期進行指導,豐富假期生活的同時,還能增長見識,拓寬視野。生動的語言表述,充滿童趣,更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有趣!學習傳承年味文化
寒假來了,最讓人期盼的莫過于過年。今年,玉泉校區改變傳統作業形式,針對不同年級,都布置了和“春節”傳統文化有關的特色實踐作業,這份作業一改以往搜集民俗傳統的模式,以動手實踐為主,跳出課本,有展現學生繪畫手工特長的;也有廢物利用制作兔年主題裝飾品;也有與時俱進的,通過微視頻展示各家的年味。
如:1—2年級,讓學生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設計制作花燈,結合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花燈設計,在花燈制作的過程中傳承優秀中國民俗文化,體驗濃濃的“中國味”。3—4年級,利用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做一個兔子造型收納盒或裝飾品。5—6年級,制作“我們家的中國年”微視頻。記錄各家過年的習俗,以及年貨置辦、拜年與“年”相關的內容等,在視頻拍攝制作中增進與親人的感情,別樣的記錄方式,更是給春節增添了別樣的記憶。
周曉梅老師表示,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多了解一些我國的傳統文化,感受并熱愛我國的傳統文化,這樣的作業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能營造出喜慶熱烈、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形式多樣的“年味”作業,讓孩子們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一做法也受到家長的一致贊成。303班楊浩宸同學家長表示,過年帶著孩子一起貼對聯,還了解了春節對聯和年的來歷等信息,作為家長也挺有收獲的,特別期待這份作業。
有心!學習娛樂相得益彰
假期對于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生活從緊張的一端“跳躍”到了放任的另一端。學校制定的清單兼顧了學習和娛樂,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
假期和作業是“標配”,這份寒假綜合實踐清單中,第一項要求學生制作寒假學習生活計劃。余昀老師表示,寒假作業量要合理安排到每日計劃,作業不能拖沓也不能急于完成,應該每日按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最好每日的作業完成情況能有家長的監督,這樣更能保證好寒假作業的完成效果。在完成寒假作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們靜下心來,將作業中習題課本的知識、概念緊密聯系,這樣才能讓寒假作業發揮價值。
學習之余,學校鼓勵孩子們每天堅持鍛煉身體、閱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學做家務,不同年齡段從疊被子、整理房間、制定新年購物計劃、學做一道年夜飯的菜、包餃子等,充滿生活氣息的實踐作業,讓孩子們勞逸結合,放松身心。
該校校長潘樺表示,幫父母做家務事情雖小,卻小中見大,現在很多學校和家庭都讓孩子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可里面的內涵不是靠背誦就能理解的。例如講到孝道,就是通過給父母做一件事情來體現,這就是讓中華孝道回歸。同時希望這份清單讓家校合作更密切,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助力。
記者 熊大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考生注意: 2023年上半年教資筆試13日開始報名
下一篇:
咸寧高新實驗外校特色寒假作業 內容“實惠”師生“同做”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文謹、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7日上午,市委黨校舉行2019年下半年主體班開學典禮暨“不忘初心、牢...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劉源望(武漢)有一種傳承總是托舉著嫩尖尖累了的,都藏在袖子里在不經意時,落下還有一種傳承總是以一種集體謝幕的方式先把紛...
出隊旗、敬隊禮,齊唱隊歌,為烈士獻花,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為烈士獻詞……莊嚴肅穆,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少先隊員對何功偉...
21日,政協第二聯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皮定宇委員對咸寧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第一,...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為參加全市組織人事履職能力提升專...
搭上電商,非遺飛入百姓家——首屆“非遺購物節”述評(上)光明日報記者張玉玲“非遺直播”,叫好又叫“座”。“非遺購物節”...
穿漢服、逛國風集市等也引領了一波端午新風尚。微博投票:琴棋書畫、京劇、武術、舞蹈等國粹藝術580票漢服、團扇、國風美妝、...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舞蹈教室,伴隨著優美的藏戲唱腔,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演員達娃曲珍正向孩子們講解藏戲...
清明節來臨之際,赤壁市實驗小學在羊樓洞142烈士陵園開展“祭英烈、學黨史、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革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