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記者 熊大平)“大家剛剛聽到的旋律出自《金蛇狂舞》,大家知道這首曲子作者聶耳先生的其他代表作嗎?”10月24日,咸寧市中小學音樂名師工作室在嘉魚縣實驗小學開展了市縣交流活動。活動現場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玉泉校區周瓊老師執教欣賞課《金蛇狂舞》,氣氛熱鬧輕松,孩子們積極參與。
此次活動由咸寧阮媛音樂名師工作室和嘉魚縣孫顯梅中小學音樂名師工作室聯合舉辦,全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參與了線上觀摩,共有3000余名教師參加了本次交流活動。
交流課展示中,市、縣兩級工作室各展示了兩節音樂課,分別為小學欣賞課和唱歌課。在欣賞課教學中,嘉魚縣實驗小學皮雨軒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跳圓舞曲的小貓》,課程以動物王國音樂會為故事背景,以音樂旋律辨別動物為入手,以趣味化的游戲方式引領學生感知音樂。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玉泉校區周瓊老師執教的三年級欣賞課,從音樂要素的識別和對比,來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力。
在唱歌課教學中,嘉魚縣實驗小學東街校區袁德老師的《蒙古小夜曲》,結合了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寓教于樂,創設了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與生活相關聯的環境和氛圍。咸安區馬橋小學謝祥林老師執教的二年級唱歌課《貝殼之歌》,把音樂基礎知識滲透在音樂游戲和活動體驗中,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線上線下的教師的一致好評。
評課交流環節上,執教老師交流設計思路和課后反思,自各縣市區的教研員和兩級工作室成員代表開展了評課指導。評課教師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意見,為線上線下的音樂教師提供了新課標背景下唱歌課教學和欣賞課教學的新思路。
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藝術教研員阮媛表示,音樂教師是學校美育的傳播者和引領者,音樂課堂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陣地。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我市藝術教育改革發展,讓教師教學有方向,課堂有目標,學生有所獲。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奮勇拼搏 逐夢翱翔 咸寧外校以體育育人豐富多彩
下一篇:
弘揚戲曲文化 傳承中華美德 ——通城花鼓戲走進沙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