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挖掘本校歷史積淀,總結辦學興教成就,汲取治校育才經驗,傳承大學精神,講好湖科故事,增進師生認同、校友認同和社會認同,努力向“雙一流”大學邁進,學校決定組織開展校史新編工作。為體現師生主體地位,貫徹“師生寫校史、校友寫校史”的理念,現面向全體師生、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征文(包括照片,下同),誠摯歡迎大家踴躍賜文投稿并廣為宣傳發動。有關事項要求如下。
一、征文種類
新撰寫的各種文章和仍有價值的舊文(不論發表)。
二、征文內容
1、聚焦湖科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起點、節點、亮點、轉折點乃至痛點,講述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學校建制變化、校址變遷、體制學制變革、文化傳承、學科專業設置、申請碩士授予權及重大活動等方面發生的故事。
2、反映學校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發展成就,講述學校建設、管理、師資隊伍、教育教學、科研創作、對外開放、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故事。
3、講述歷史和現實中學校產生的著名書記校長、名師大咖、著名專家學者、歷屆杰出校友、先進模范人物的突出事跡、感人故事、重要貢獻,展現湖科師生獨特風采和個性特征,反映湖科的人文精神。
4、講述某一屆、某一班的精彩故事,尤其是帶有濃厚時代色彩和改革印記班級的故事,反映師生情、同學情、時代感,折射學校發展變化,呈現歷屆學生的時代特點和特有風貌。
5、講述在學校基礎設施和校園環境建設中,具有特殊紀念意義、人文情懷、歷史價值,節點性、象征性的山水園林、建筑構筑物、功能實驗室及大型活動場所等發生的故事。
6、歷年中央、省級媒體對學校及師生的報道,反映黨委政府對學校的肯定和社會各屆對湖北科技學院辦學特色、社會作用的積極評價。
7、歷年歷屆師生身上發生的閃爍黨性光輝、智慧光芒、人格魅力的軼事佳話。
8、省以上領導、專家及著名海外友人關于湖科的題詞,歷屆校友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精品書畫作品。
三、文體及要求
記敘性文章。散文、隨筆、特寫、游記、消息、通訊、述評、書信、回憶錄、訪談錄、報告文學、人物傳記(含自傳)、口述實錄、(領導人)講話稿等。寫人敘事,務求真實可信,具體生動,注重情景情節和細節,體現大格局,具有可讀性。不可虛構。提倡千字文,一般不超過五千字。
議論性文章。關于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社會形象及影響、校訓校徽校歌、校園文化、發展方向等方面的解讀、評論、述評及論文,務求立意新穎,觀點鮮明,思想正確,利于團結,體現辯證法,具有哲理性。一般不超過三千字。
反映校園環境、歷史印記、人物形象、師生生活、重大事件、獲獎成果、重大成就、風景風物的新舊照片,多多益善。
文稿請自擬標題,注明作者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和詳細住址。
網傳或郵遞,收件地址: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咸寧大道88號,湖北科技學院校史新編編輯部(行政樓4004室),郵編:437100,收件人:林麗,聯系電話:0715-8255790手機:15997922583 ?QQ郵箱:44469295@qq.com。
聯系人:王勝弘,15571596999;艾國松,13972819302;魏自豫,18972824134;夏康全,15997929311;阮建華15902722207;韓璐18995810118。
本次征文截稿日期:2022年8月27日前,盼望早日收到您的佳作。學校將統一為投稿者頒發紀念證書并酌付稿酬。
2022年5月 31 日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縣實驗中學抓實畢業生愛國人生教育工作
下一篇:
提升管理 細化工作 ——咸寧東方外國語學校召開5月教學工作例會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7月15日晚,湖北科技學院核化生學院通過“慧報考高考直播間”面向全網舉辦2020年高考公益專場講座,解...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歷和農歷兩個“版本”。那么,公歷生日和農歷生日什么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這代表著地...
洪山高中住校生進門先消毒武大附中校園消殺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測溫通道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郭會橋揭明玥肖楊張裕通訊員董綴...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勃、甘源、通訊員丁小波、譚陽清報道:臨近開學,崇陽縣各學校采取最為嚴密的防控措施保障師生健康安全,...
學校先后被評為市級“示范高中”、“法治學校”,省級“校園管理先進單位”、“課改先進學校”、“綠色文明校園”、“高效課...
校園,作為教書育人的所在,是文明的重要傳播場所,也是展示文明的窗口。紅榜: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6...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陳蕾報道:6月24日,咸寧高中民主議事會在該校行政樓舉行。隨著交流探討的深入,議事會氣氛更加熱...
咸寧網訊?通訊員通教宣報道:為落實劃片招生政策,規范招生行為,根據《通城縣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安排, ...
目前,該局“八個一”活動已按規劃全面展開,一個師生入心、家長入耳、社會入眼的“清廉學校”建設熱潮,正在蔚然形成。
目前,該局“八個一”活動已按規劃全面展開,一個師生入心、家長入耳、社會入眼的“清廉學校”建設熱潮,正在蔚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