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至8日,為期一天半、由市教育局教科院主辦的新高考培訓會圓滿完成。來自江浙滬的三位專家代表進行了精彩的新高考改革培訓講座,全市參加培訓交流的500余名中學教師表示:這場培訓是場及時雨。
應對新高考,咸寧怎么辦?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學校負責人。
1 專家建議:師資辦學雙重準備
作為本次的演講嘉賓,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校長柳袁照表示:新高考的改革就是讓學校更好地發展,最終落實在學生更好地發展,帶動整個教育的提升。咸寧和全國一樣,面對這場改革的時候,最關鍵要做好師資和辦學兩手準備。
師資的準備:面臨新高考,教學理念、教育方式、途徑、手段等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的教師首先要適應,不能等到一場改革來到自己身前的時候,還一無所備。因此,這兩年時間就是練兵,就是熟悉戰場,熟悉所有我們面臨的這場戰爭所有的環節。
因此,首先教師要在理念上跟上去。老師要成為一個適應新高考、具備新高考素質的人。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老師要具備這些核心素養,要把理念層面和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另外,師資的準備還包括老師的質量、數量的準備,要適應新高考的需求。
除此之外,要從辦學條件上做好準備。
因為面對新高考,學生有更大的選擇性,選修課會增加很多,要有充裕的教室,一個班級一個教室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大班額的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空間,組織安排好教室。
辦學條件還包括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如現代課堂、發展課堂、未來教室等,來保障學生的教學需求,所有的現代化手段都應該為我們的教育實際課堂來服務。
需要補充的是,新高考需要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說,家長和老師的眼睛不能只盯著分數,教育是一個全面的概念,最終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豐富的人。
2 中學校長:提早介入提前嘗試
新高考與傳統高考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如何做到未雨綢繆、臨陣不亂?我市大多數學校已經提前做出了嘗試。
早在幾年前,鄂南高級中學已經開始為應對新高考做準備。在非高考科目,如體育、藝術等學科,該校已經實現選課走班制。同是體育課,因為選修的項目不一樣,一節體育課上,同一個老師教的是不同班級的學生。
在崇陽一中,也已經開始了走班模式的嘗試。該校開設了日語班,日語班的學生是由各個不同班級的學生組成的。
對此,崇陽一中校長吳志光表示:光一門日語課,走班制排課就很難。該校高一年級有16個班,每個班都有學日語的學生,一個年級共有四、五十人。要顧及到每個學生的選課,在不影響其他課程的基礎上,讓這16個班的孩子聚在一起上日語課,排課就是一個大難題。新高考全面實施后,選課走班難度可見一斑。
鄂南高級中學副校長李育軍也表示,選課走班,在短時期之內可能會出現師資配置等方面的混亂。專家的提醒和建議對我們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也有不同,我們本地的班級大多是大班額,所以選課走班的實行難度比華東地區會大得多。
對此,崇陽一中校長吳志光有自己的想法:前期,該校打算采取兩門固定,選第三門的形式來進行選課走班,這樣搭配出來只有8種組合方式,那樣,難度相對會減小。
“選課走班的師資配備還是比較難,所以我們要邊改革邊摸索。摸索的道路是否科學,還有待日后的實踐檢驗。” 吳志光說。
3 教育部門:未雨綢繆提前籌備
市教育局局長李旭東表示,2014年新高考改革制度在上海、浙江首批執行,我省2018年高中入學新生中實施學業水平考試,本次來自江浙滬的三位專家解讀政策,傳經送寶,希望在全市教師中掀起學習的熱潮,學以致用,推動我市新高考改革的攻堅戰。
據了解,迎接新課改,在我市已經有前期基礎。
早在4年前,咸寧就已經率先嘗試進行學業水平考試。所謂學業水平考試,就是在每年4月份進行學業水平考試,文科生考理科內容,理科生考文科內容。盡管難度系數較低,但是學生了解了不同學科的基本知識,利于他們將來的發展。
關于學業水平考試,全省只有咸寧和隨州在進行,為此,此舉措受到省教育廳的表揚。
市教育局教科院院長汪永富告訴記者,今年湖北省的高考改革方案出臺,計劃在部分市州秋季高一入學新生中開展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試點,我市將按照全省的政策來實行學業考試。
對于此次培訓,市教育局教科院書記汪洋表示:我市從2018年秋季高一入學新生中整體實施、全面實行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到2021年基本建立健全符合教育規律、順應時代要求、具有湖北特色的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這場培訓會,就是我們迎接新高考所做的一場研討會。從與會者的反應來看,反響都還不錯。
汪永富說,新高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要做好準備,讓高中教育順利迎接新高考。未雨綢繆,下一步,打算把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帶到浙江上海一帶,去實地查看,親自操作,這對他們的幫助可能更大。
浙滬兩地的新高考
1、教育方式的基本組織形式:
A、走班制與固定班制相結合;B、班主任制與導師制相結合; C、個性化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 D、間接知識學習與直接的人生真實體驗相結合;E、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融合。
2、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的嘗試:
由于新高一學生的興趣愛好未穩定,故高一第一學期安排社團、拓展、研究、體育、藝術等科目走班,其中,體育是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導向來安排;但已形成導師制,幫助學生形成穩定興趣傾向,初步學會規劃生涯與學涯,并開始課題選擇。
高一第二學期初,班主任與導師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智能特點、未來發展需求、大學專業設置、家長愿望、學校學科特點,幫助學生繼續完善學生生涯與學涯設計,并初步完成選課。
高一第二學期,生物政史地采用2+1方式,其中1就是走班的,理化則采用2+2組織方式,后者是走班;走班時采用以優勢學科為主線來安排走班。高二的歷史、政治仍然采用2+1方式,生物、地理全部走班,對理化仍采用2+2 組織方式。
高三除了語文數學以外全部走班,其中英語少部分走班,物理、化學、政治、地理全部走班,但會繼續采用以語數英為班底的固定班級基礎上的走班。
3、選課走班需要克服的難題:
A、教學管理的難度。雙軌制(行政班與教學班并存):作業如何收繳?B、課堂教學的效度效率如何保證?師生如何互動?C、教學評價的精度。教師如何考核?學生如何評價?
4、教學的尷尬如何避免:
A.教學任務的功利性驅使,盲目追時間、趕進度,炒冷飯——炒夾生飯; B.教學方式的逼迫性僵化:深層挖掘——淺層梳理:缺乏對教材的解讀和內涵的挖掘;缺乏師生的互動、缺乏理性的思考。C.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缺陷:選課不理性,教師嚴重缺額:集體上課,教學更趨僵化。
5、避免五個傾向:
A、盲目增課時、趕進度,違背教育規律。浙江省三條底線:每周課堂教學時間不超過26小時。每周選修課時比例不少于總課時的20%。每學期必須按規定開設思想政治、體育與健康、藝術等必修課程。B、過早結束學考、選考,高三只開語數外。C、不開規定的必修課程如政治、音體美等,擠壓校本選修。D、強行統一學生選考科目,統一設置選考科目。E、提前開學或延期補課。
6、迎接的挑戰:
A、挑戰一是如何安排三年的高中課程,需要根據不同學校、不同生源來合理安排,這是個讓校長很頭疼的問題。B、挑戰二就是教學班管理制度——非常難。選課以后一定會打破行政班級,分開以后教學班怎么管:例如作業的收繳、學生的在學率、教師的評價、教室等設施不足。C、挑戰三是學校特色與課程體系建設。D、挑戰四是辦學條件的保障。 (記者 王莉 整理)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最新世界大學排行榜出爐 內地最強87所高校名單
下一篇:
寒假生活這道作業怎么做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邊素珍報道:4月26日,咸寧職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及學生干部等20余名心理志愿者奔赴通山縣振新學校,...
4月18日,崇陽縣教育局舉行離退休黨員“主題黨日”活動。圖為會議現場。 通訊員 廖金義 攝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遠杰 明潔) 近日,通山縣教育局舉辦的“九宮藝術節”活動,大路鄉寺下小學參加演出的《稻草人》節...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 熊大平) 為了提高全校師生的應急避震能力,二號橋小學于4月14日下午舉行了防震減災綜合演練活動。地震...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熊大平)近日,記者從咸安區教育局了解到,為進一步規范校車管理,最大限度保證學生乘車安全。咸安區教育...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熊大平) 近日,經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查評審認定的全省學校“放心食堂”名單,我市有七所學校的食堂...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熊大平 通訊員 張曙) “同伴溺水,你采取的哪項措施是最危險的?A.馬上跳下水施救。 B.向溺水人拋救生圈...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熊大平) 近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 今年我市將著力打造視頻教研系統,即利用各中小學現有信息化設備,...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胡新華、劉騉報道:日前,赤壁市中小學法治平安教育巡回宣講活動啟動儀式在赤壁市第一初級中學舉行。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胡新華、鄭燕報道:日前,赤壁市赤馬港學校舉行了第二屆校園集體舞展演。在展演中,千余名學生伴隨著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