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城區六歲男童墜亡的消息,又一次將眾人的目光轉向兒童安全教育。從眾多慘劇的發生不難看出,高樓、陽臺、兒童成了關鍵字眼,這也再一次給家長們看護孩子敲響了警鐘。記者采訪部分幼兒教師,為孩子安全筑起一道安全防線。
第一招:不讓孩子獨自在家
在很多墜樓事件中,兒童年齡大多集中在6歲以下。該年齡段兒童比較好動,好奇心也強,但是由于缺乏危險判斷的能力,安全意識淡薄。
作為家長平時應該密切注意孩子的行蹤,別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很多悲劇就是在家長沒注意的一瞬間發生。只有密切注意孩子的舉動,才能及時發現孩子是否處在危險中,從而避免危險的發生。
因此,將孩子獨自一人鎖在家,或者趁孩子熟睡后短時間離開家,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小孩沒有時間概念,一人獨自在家容易產生焦慮,想跑向外界,可開不了門,陽臺就是首選,由此容易引發悲劇。
第二招:合理擺放物品
很多家庭都會在窗戶附近擺放沙發或者是小柜子等容易攀爬的物件,或者是在陽臺上放板凳等。當你設計家具擺放時,應充分結合孩子的安全進行合理擺放。
記者注意到,在幼兒園,很多玩具擺放都很有講究。當幼兒園組織活動時或者在教室中心偏離窗邊的位置;或者在安裝了護欄的規定區域,有專門老師看護。
城區一幼兒園老師建議,家長可效仿幼兒園的做法,玩具和游樂設施的擺放要遠離走廊、陽臺、窗戶,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在這些地方長時間的逗留。更不要在陽臺旁擺放凳子之類的物品,以免幼兒用來攀爬。同時不定期自查家里的物件擺放及部分設施功能,盡量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第三招:說教不能松
作為家長,在家時應多觀察孩子的玩耍習慣,對于經常去陽臺或者窗臺向下眺望的,就要經常提醒孩子,并用很多反面的例子進行教育。
其次,家長也不應該經常帶著孩子在窗邊玩耍,這無意識的舉動讓孩子忽略安全隱患。
給孩子安全的環境,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鍛煉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幼兒才能平安健康。家長在家的時候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告訴他們哪些東西哪些地方是有危險性的,并且應該讓孩子明白,假如做了某件事情,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高危地帶盤點
高危地點之一:無護欄的飄窗
飄窗一般呈矩形向室外凸起,三面都是玻璃,大塊的玻璃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拓展了室內的使用空間。但是稍不注意 ,寶寶就能攀爬上飄窗,如果飄窗沒有安全防護欄,那么很容易導致寶寶失足跌落。
高危地點之二:有攀爬物的窗邊
幼兒一般喜歡到處攀爬,如果在窗戶邊有沙發、矮柜子、小桌、椅子等易于輔助幼兒攀爬的東西,則給幼兒攀爬到窗戶邊提供了便利,那么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很多。
高危地點之三:陽臺
很多高空墜落,大多是幼兒一人在家發生的慘劇。當幼兒一人在家時,產生焦慮,焦躁不安,就跑向陽臺四處張望,期盼家人早點回來。在焦躁不安中,幼兒缺乏對危險的認知和自我的保護意識,就可能做出攀爬陽臺的危險舉動。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上半年自考畢業證20日開始申辦
下一篇:
四部門對失職父母“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