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學 立德樹人 ——記通城縣優秀教師孔學甫陳景榮
圖/文 通訊員 黎賽明 胡雄文 胡遠
| ||
|
四十年前,孔學甫懷著對教育事業無比崇尚的神圣情感,走上了三尺講臺。十八年前,陳景榮離開家鄉隨州市廣水市,到通城一中任教。他們始終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全部的深情和愛心教書育人,贏得了同事、學生及家長的尊敬和贊譽。
情系職教四十載 默默耕耘育英才
“準備好了嗎?搶答開始!”在通城縣教育中心的一節數學課上,園林2001班教師孔學甫話音剛落,52名學生紛紛舉手搶答。
PPT制作精美,圓柱、圓錐、球等圖案美輪美奐,枯燥的數學課在師生的精彩互動中結束。
今年58歲的孔學甫,在教師崗位上已經耕耘了40個年頭。在他的數學課堂上,一改很多人印象中的沉寂,通過立體互動性教學,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們津津樂道。對他來說,每天給學生傳授知識,為學生人生導航,自己感覺很幸福。
1983年,大學畢業的孔學甫工作第一站是在通城職高(馬港鎮何婆橋)任教農學。從教之初,他就以校為家,用心教學,任教學科成績常常名列前茅。1995年,孔學甫調入通城縣教育中心,根據職高學生的特點,他提出了“把自己當成優秀,使自己變成優秀”的目標。為了使目標變為現實,他把自己和學生綁定在一起,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全部做到,要求學生早操到齊,他就提前到達,要求學生認真上課聽講,他就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并在課堂上絕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用自身言行影響學生。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引領高效課堂,孔學甫從2002年開始自學電腦課程,先是學習基本操作,再嘗試PPT制作,后來就又學習了一系列教學軟件,利用這些新的軟件技術,徹底改變了課堂。他制作出的數學課件,完美地把數和形結合起來,使不可視的數學邏輯變為可見的直觀圖像,把難以理解的參數變化變為可視的動態圖像,真正使情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變為現實。
“孔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課堂都很活躍。我們不管有什么問題,只要去問他,他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為我們解答。”通城縣教育中心學生李欣說。
孔學甫從1983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工作在職高教學一線,大多數年份都是帶兩班主課并兼任班主任,其工作量最重的時候是任高三兩班數學課,兼醫學班班主任、高三年級主任,還兼任副校長主管教學工作,全部精力都花在教學和學生身上。當年對口高考升學,300多名高三畢業生,考上本科院校90人,這在山區職校來說是個奇跡。在任副校長期間,他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專業技能教學,并到咸寧職院及武漢財稅學校進行考察學習,積極申請籌備咸寧市財會專業技能大賽主辦工作,首次實現了市級技能大賽從參賽到主辦組織的突破,各項技能教學工作也逐漸引入開展。
由于教學出色,孔學甫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
孔學甫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更是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將自己積累的教學方法和育人理念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教師,促進教師隊伍能力和素養整體提升。
“越是臨近退休,越覺得時間緊迫,總感覺自己的事還沒有做完一樣。”孔學甫說。
40年歲月漫長,40載彈指之間,當年的年輕小伙子,即將步入花甲之年。飽經滄桑的歲月,在他臉上刻下道道皺紋,孔學甫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再過兩年,孔老師也將離開他心儀的講臺,而這最后一班崗,他站得別樣精彩,繼續用赤誠書寫春天里的故事。
深耕教育十八年 甘灑青春育桃李
“思維和辯證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對不對?”“不對。”在通城一中高三思政課堂上,陳景榮正在給學生講解政治知識,為學生進行高考前的知識梳理。
今年42歲的陳景榮,是隨州市廣水市人,2004年畢業于湖北大學,同年被招聘到通城一中任教,曾多年擔任班主任、政治備課組長,先后擔任校教務副主任、校團委書記、年級主任。
“在課堂上,陳老師總是能把重點知識和我們的生活相結合,讓我們記憶更深刻。”通城一中高三學生廖雨歡說。
為將相對枯燥的思政課變得有趣,陳景榮每周利用一節晚自習和學生一起觀看《新聞周刊》,讓學生了解國家的重大事件、實時動態,有意義的圖片、視頻都被他收藏為教學的素材。在課堂上,陳景榮總能用各種生動的例子,把枯燥的知識以生動的畫面向學生講述。在課堂上,積極做到和學生互動。
“作為思政教師,最要緊的就是把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論與學生生活相結合,以學生比較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基本理論的教育。”陳景榮說。
2016年至今,陳景榮擔任年級主任,不僅要研究本年級的教學情況和教師問題,還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以前一個班60名學生和現在一個年級1300余名學生的管理對比,肩上責任更加重大。
談到年級工作涉及面非常廣的時候,陳景榮說,同是常規管理工作、教學教研工作以及學校的心理疏導工作,年級工作量比班級工作量要大得多。
作為高三年級主任,高三的每一件工作、每一個老師的意見、每一個班級的事、每一個學生的煩惱,都和陳景榮息息相關。在工作中,陳景榮嚴格遵守學校的紀律制度,從不遲到和早退,兢兢業業,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通城一中近年來新增了近30位年輕教師,陳景榮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實施“青藍工程”,以老帶新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陳主任在年級管理上,尤其重視班主任工作,而且經常召開班主任會,對班主任的近期任務和日常工作做細致的要求和指導。”同事年輕教師邱鈴慧說,深夜查寢非常辛苦,但是陳主任每晚堅持到12點。
與此同時,陳景榮還抓好學科組建設,通過每周定期召開備課組會議,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試題,各備課組深入開展教學教研活動,教學針對性越來越強。因工作出色,從2016年至2018年,每年被學校評為“優秀管理工作者”。在陳景榮的帶領下,2019屆高三高考取得校史第二的好成績。
此外,陳景榮在高三年級利用多種方式,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建設,包括“兩操”、衛生、班級環境、就寢紀律、集會等。近20年來,陳景榮每天迎晨露,送晚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胸中揣著學校,心里裝著學生。他先后獲得咸寧市骨干教師、咸寧市優秀共青團干部、通城一中明星教職工等榮譽稱號。
對于陳景榮來說,每一屆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他說,無論后面是哪一屆的學生,他都會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學以及年級管理工作當中去。
身教重于言傳。孔學甫與陳景榮是所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通城教師代表,他們以身作則,展示著通城教師的新形象、新風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赤壁市張司邊村黨支部書記劉弄璋 巧借東風奔富路
下一篇:
鄉郵路上的信使 ——記2022年“湖北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程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