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愛戴的“領頭雁”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咸安區雙溪橋鎮九彬村黨支部書記范五林
●策劃:李建文 ●采寫:記者 漆兵 ●通訊員 周益民
在咸安區雙 溪橋鎮九彬村, 只 要 提 起 范 五 林,大家都會豎 起大拇指,親切 地喊一聲“范支 書。”在 17 年的 村支書生涯里, 他一心撲在工作 上,帶領村民發 展集體經濟,把 村子治理得井井 有條,在九彬村 致富奔小康的路 上發揮著領頭雁 的作用。作為一 名區人大代表, 他堅持奮斗在一 線,傾聽群眾的 呼聲和建議,為 百姓辦實事、辦 好事。
[“只有把群眾冷暖放心上,群眾才能擁護你”]
今年59歲的范五林在九彬村工 作了34年,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一 人一物,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
2001年,范五林擔任村支書后, 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帶領村 干部、駐村工作隊員下基層,了解百 姓疾苦,送技術、送政策、送資金,全 力解決群眾生活之困,讓貧困群眾充 分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贏得了 群眾由衷的敬佩。
“走進群眾中,會碰到很多事。村 干部不能有私心,只要你真心為群眾 著想,自然會受到他們的尊重。”擔任 村支書后,范五林明確工作思路,認為 村里要發展,首先就要保穩定。他讓 村民選出代表對村級財務進行管理, 定期對村里財務進行公開、公示,接受 村民的監督,短時間就還清了村里十 幾萬的負債。農村群眾之間矛盾、糾 紛時有發生。范五林不偏不倚,妥善 解決和處理這些棘手問題,調解各類 糾紛,無一人上訪,為發展村里經濟, 營造了和諧的人文環境。
“打鐵還需要自身硬”。身為九 彬村黨支部書記,范五林時刻牢記黨 的宗旨,從嚴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 則。村里5公里“四好公里”建設,僅 用半個月時間就把路基清理完畢,群 眾補償全部到位。
范五林對工作認真負責,做事講 原則,不僅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還 經常給其他村干部做思想工作,要求 他們克己奉公,全心全意為群眾服 務。一個一心為民、團結和諧、凝聚 戰斗力的領導班子受到了村民的擁 護。每次村里換屆選舉,范五林都是 高票當選村支書。
在范五林眼里,村民都是他的親 人,特別是困難群眾,他都會力所能及 地給予幫助。九彬村4組村民樊向南 因病致貧,家庭相當困難,一家人蝸居 在破舊的小土房里。范五林幫他籌措 資金 4 萬元,加上樊向南自己籌的 2 萬元錢,建了一個90多平米的新房。
70多歲的村民溫儒金患有重病,一度 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范五林多次上門 看望,給他精神上的鼓勵,幫他重燃生 活的信心,還積極幫他爭取醫療優惠 政策,減輕他的經濟負擔。 自開展脫貧攻堅行動以來,在范 五林的帶領下,九彬村充分發揮黨組 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引領和先鋒模范 帶頭作用,脫貧攻堅工作有序推進,每 年給貧困戶解決扶貧資金2萬余元。
[“只有給群眾辦實事,群眾才能信任你”]
范五林在九彬村群眾的心目中 威望很高。不僅僅是因為他工作扎 實,能干事,會干事。最主要的是因為 他為人有公心,心里想著普通百姓。
“群眾最期盼的就是村里的干部 能多為村民辦實事。否則,說一千道 一萬都是空談。”這是范五林說得最 多的一句話。自從當選為九彬村黨 支部書記以來,范五林帶領黨員群眾 興產業、謀發展,使九彬村從經濟上 的“落后村”躋身全鎮的前列,村容村 貌、老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 的變化。
“村里的民生項目要讓群眾看得 見、摸得著,要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 實事,不搞花架子。”范五林生活在群 眾中間,知道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 要什么,真正地為群眾辦實事,解決 實際困難。為了解決村民的灌溉和 用水問題,九彬村18個組,修建了42 個水塘;為了解決群眾出行問題,村 里籌集資金,將“組組通”道路通到了 每家每戶的門口,還在道路兩旁安裝 了高標準太陽能 LED 路燈;為了豐 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村里5個組 興建了活動廣場,13 個組興建了標 準化文化室,還專門為老年人興建了 活動中心,標準化醫療室。
“我們村如今條件好了,自來水 通了、門前道路平坦、屋后綠化,都跟 城里一樣。”九彬村的村民由衷地感 慨道。 近年來,九彬村積極開展美麗鄉 村建設,并以此為依托,培育文明鄉 風,鄉村環境變美了,鄉風民風變好 了,村民素質也提高了。 在九彬村上海陳,一條硬化的水 泥路面直通村頭,房前屋后花果樹成 排成行,錯落有致的青磚瓦房和小洋 樓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村中水塘清波 蕩漾。村民自覺地把垃圾倒入垃圾 箱,村里看不到一片垃圾。不遠處的 山上,村民興建的萬畝七彩苗木基地 生長正旺……猶如一幅鄉村生態美 景圖顯現在眼前。
[“ 只有為群眾謀福 利,群眾才能真正從 心底感謝你”]
“為村民致富找到出路,把 村里的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 是范五林心中的夢想,他正朝 著這個夢想而努力。
以前,九彬村里的山是雜 草叢生、無人打理的荒山。如 今,范五林帶領村民發展茶葉 和苗木產業,還親自買來樹苗 幫村民種上,昔日的一座座荒 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村民走 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項目落 戶九彬村,不僅提高了村民的 收入,還解決了群眾的就業問 題。為了帶領群眾發展產業, 范五林組織村民籌措資金興辦 了一個 3300 平米的村辦養雞 場。集體經濟讓村民嘗到了甜 頭。養雞廠給村里的貧困戶務 工找到了門路,每年年底還給 28戶貧困戶分紅。
在范五林的帶領下,九彬 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有收入, 農戶致富有門路,加快了貧困 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范五林 深知責任重大,無論在工作還是 在生活中,他都力求率先垂范, 把群眾的利益實踐好、維護好、 發展好,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應 有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村里的項目多了,討要工程 的村民也來了。一戶村民以高 于招標價1萬元向范五林強要村 里水塘的修建權。范五林嚴詞 拒絕,堅決抵制這股歪風邪氣。
為村民辦好每件事,用好村里的 每分錢,他一直做得問心無愧。 作為一名基層代表,為了反 映群眾的呼聲,范五林走村入戶 收集了很多情況。農村環境問 題、國道治超問題……這些群眾 需要解決的問題,他都寫在了本 子上、記在了心里,在召開區人 大會時一一向政府反映。 2014 年,范五林突然患 病。他懷著積極樂觀的精神,帶 病工作在一線。作為一名共產 黨員,一名4屆“老代表”,他一 直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飽滿 的精神、昂揚的斗志,投身到村 里的工作之中,真正做到了權為 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 謀,真正做到“人民選我當代表, 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
鏈接
代表簡介:范五林,咸 安區人大代表,咸安區雙溪 橋鎮九彬村黨支部書記。
代表感言:“我是窮人 的子弟,我要把群眾的冷暖 放在心上,為群眾謀福利, 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躬耕杏林三十載 妙手仁心鑄醫魂 ——記咸寧市中醫名師、嘉魚縣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陳峰
下一篇:
發揮專業優勢 維護公平正義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湖北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余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