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辦實事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咸安區大幕鄉黨委書記唐德文
●策劃:李建文 采寫:記者 漆兵 通訊員 周益民 駱翠
他始終牢記“為官 一任,造福一方“的信 念,恪盡職守,全心全意 為民辦事。 他懷著一顆傾情為 民的赤子之心,把根深 深地扎在咸安的邊陲小 鎮,為民代言。 他在自己的崗位上 默默奉獻,把“人民公 仆”的質樸形象鑲嵌在 山區群眾的心坎里。 他就是咸安區人大 代表、咸安區大幕鄉黨 委書記唐德文。
[鄉村振興 出謀劃策]
大幕鄉是咸安區最偏遠的 鄉鎮,農村建設滯后,外出務工 人員眾多,人才流失嚴重。如 何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擔任人 大代表和鄉黨委書記雙重角色 的唐德文深感責任重大。
為了掌握最基礎最真實的 情況 ,唐德文帶領鄉黨委班子 下村入組,調研民情,逐漸摸索 出了走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之 路的思路。在產業發展上,以 竹為媒,發展竹制品加工;以茶 為媒,發展高山有機茶;以山為 媒,發展特色種養;以花為媒, 發展鄉村休閑游;以光為媒,發 展清潔能源。
“偏遠落后鄉鎮謀發展,真 的很不易。我們要凝聚團隊、 創新思路、履職擔當、跳起來摘 桃子。”唐德文說。在他的心 中,有著清晰的大幕鄉發展藍 圖:圍繞“發展綠色產業,打造 櫻花小鎮”的發展目標,突出兩 條主線、三大產業、四大工程和 五大民生項目建設,以投資指 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大幕山海拔700余米的高 山山腰上,廣泛分布著面積10 余平方公里的野櫻花,每年 3 月漫山遍野的野櫻花盛開時, 與大幕山下“東源花鄉”的油菜 花海延綿在一起,構成了“山上 賞櫻花、山下看油菜花”的鄉村 田園美景。在唐德文的帶領 下,大幕鄉立足境內豐富的野 櫻花資源,發揮綠色優勢,多措 并舉打造櫻花小鎮。
去年,為打造櫻花小鎮,發 展全域旅游,讓萬余畝野櫻花 不再養在深閨,市區兩級投入 4000 余萬元修通了東源至大 幕山 12 公里旅游公路。刷黑 一新的盤山公路,從東源村直 達海拔954米的大幕山頂。不 僅如此,全鄉 8 個村修建林區 公路200公里。旅游公路的修 建,不僅挖掘了大幕山、白云 山、仙女湖、櫻花谷、白云禪寺 等風景文化資源,同時發展了 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讓當地 群眾吃上了“旅游飯”。
[扶貧攻堅 不遺余力]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唐德 文帶領黨員干部,組織人大代表,滿 腔熱情地投入到脫貧攻堅戰役中,大 幕鄉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和身影。
作為鄉黨委書記,唐德文雖然事 務纏身,但還是率先垂范,結對幫扶。 他帶頭在雙垅村結對幫扶了兩戶貧困 戶。朱傳鐵夫婦年老多病,家境困 難。結對幫扶后,唐德文多次到他家 與他溝通談心,幫助他建豬圈,解決生 產資料困難,自掏腰包給他家送去了 五只豬仔,幫助朱傳鐵的兒子樹立起 發家致富的信心,增加了其家庭收入, 于2016年實現脫貧。今年上半年,朱 傳鐵家的豬仔長大后,唐德文又幫忙 聯系銷路,比市場價銷售多收入了 300余元。
雙垅村十組另一戶貧困戶朱傳界 患有肺結核,一個女兒上大學,一個兒 子上小學,收入低,屬于無房戶,借住 在村委老房。唐德文與他結對后,聯 系他給當地一個竹木運銷大戶打工, 又幫他申報了易地搬遷扶貧項目。在 朱傳界女兒上大學時,唐德文不僅幫 助他辦手續落實了貧困大學生資助, 還聯系社會力量支持了3000 元助學 金。如今,朱傳界100 平米的新房已 經完工入住。
在唐德文的影響下,大幕鄉各級 人大代表也積極加入到扶貧隊伍中 來,為精準扶貧添磚加瓦。市人大代 表何波創辦了綠源茶葉種植合作社, 帶動 32 戶貧困戶務工。區級人大代 表張許來,投資 60 多萬元建設養雞 場,帶動30戶貧困戶致富。
在擔任大幕鄉人大主席團主席期 間,唐德文按期主持召開主席團會,就 精準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調 研、探討。
精準扶貧,產業先行,但貧困戶在 發展產業時往往會遇到資金困難。為 解決這一制約扶貧發展的瓶頸,他創 造性地提出了鄉村自籌擔保金,聯系 農商行發放貧困戶小額創業貼息貸款 的建議,得到了其他代表和金融部門 的支持,經鄉黨委會研究后得以實 施。今年,大幕鄉已發放鄉級小額貸 款670萬元,幫助發展了一批種植、養 殖扶貧產業。
唐德文為群眾脫貧致富盡心竭 力,想盡了一切辦法。對扶貧工作中 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他還積極向有 關部門提建議。針對扶貧產業的激勵 措施,他建議要在一定程度上擴大獎 補面,不能僅局限于“八大產業”。
[民生工程 大愛暖心]
作為人大代表和鄉黨委書 記,唐德文始終以一顆愛民親 民之心,關注著大幕鄉的民生 民情。
大幕鄉常收街是一個呈 十 字 架 型 的 集 鎮 ,有 13000 余人。逢年過節,街道堵得 水 泄 不 通 ,村 民 怨 聲 載 道 。 為了解決制約集鎮發展和群 眾出行這一難題,唐德文提 出了興建一條外環線緩解集 鎮 交 通 擁 堵 的 建 議 。 2017 年,一條 1.2 公里的東外環線 建成,常收街集鎮框架正式 拉開。
一位過節返鄉的鄰縣群 眾說,大幕鄉東外環線的開 通,也給他帶來了滿滿的幸福 感。現在過節回家時,他再也 不用擔心在大幕鎮區內發生 交通擁堵了。 、
由于大幕鄉地處偏遠,村 民們一直喝的都是水廠的自 供水,沒有經過凈化處理,尤 其是下雨天,水質渾濁,微生 物超標。喝上干凈的自來水 成了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 唐德文及時掌握了群眾的所 需所盼,老百姓的民生福祉是 一 切 工 作 的 出 發 點 和 落 腳 點。在區水利局的支持下,大 幕鄉投入近 400 萬元,征地興 建了集鎮中心水廠,徹底解決 了群眾的飲水問題。
以前,大幕鄉一直沒有一 個群眾休閑活動的場所。唐德 文聯合其他代表一起提出了興 建大幕鄉文化廣場的建議。今 年初,該鄉整合資源,用活上級 政策資金建設文化廣場,占地 2000 平米,配備顯示屏等設 施,可容納 2000 人觀看演出。 每到傍晚時分,100 余名廣場 舞愛好者會準時出現在大幕鄉 文化廣場。優美的舞曲,整齊 的動作,引得圍觀群眾達 400 余人。
“建設群眾文化廣場就是 要讓文化惠民,是打造美麗宜 居鄉鎮的一項目重要舉措。”據 唐德文介紹,興建大幕鄉文化 廣場就是為廣大群眾提供休 閑、健身、比賽、表演以及舉辦 各種文體活動的場所。
黑亮的外環公路,嶄新的 便民服務中心,寬敞的文化廣 場……如今,走進咸安區大幕 鄉,這個昔日在人們心中偏 遠、貧困、落后的鄉鎮,發生的 巨大變化令人眼前一亮。一 個個民生工程贏得了老百姓 的交口稱贊。 這些年來,以唐德文為首 的鄉黨委班子創造了輝煌業 績,大幕鄉的經濟發展突飛猛 進,百姓群眾安居樂業,唐德文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 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 民”的豐富內涵。
鏈接
代表簡介:唐德文,中共黨 員,研究生學歷,咸安區人大代 表,咸安區大幕鄉黨委書記。
代表感言:人民利益高于 一切。人大代表要敢于為群 眾說話,踏實為群眾辦事。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百姓健康的“守護神” ——記咸寧市中醫名師、崇陽縣中醫院副主任醫師葉志義
下一篇:
做活企業 當好代表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