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位于咸安經濟開發區的咸寧山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印刷車間內,多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工人們正在各自崗位上趕制訂單。
公司倉庫內,整齊排列著琳瑯滿目的圖書;倉庫外,一輛輛大型快遞運送車正等待運貨。
“去年到現在,共新增兩臺四色海德堡平板印刷機,訂單式生產精品圖書。”公司總經理陳愛萍說,今年,公司在全國各地的訂單量不斷增長,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確保各項訂單按時交付到客戶手中。
2011年,山河文化團隊在咸寧租賃場地生產,后來到咸安經濟開發區征地集資建廠。
山河文化正式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印刷出版物為主,集出版物編輯、發行為一體的企業,擁有國內先進的彩印全自動生產線,主要生產兒童課外書籍。
2023年,該公司年產值1700萬元,而今年1至6月的產值已突破1000萬元。
近年來,山河文化不斷加快設備更新步伐,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出了各條生產線產品,深受市場青睞。
“訂單主要來自出版社,公司長期與武漢長江出版社,長江少兒出版社、二十一世紀等,保持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陳愛萍告訴記者,現在公司每天能生產精裝圖書4萬冊。
生產車間的另一個角落里,記者看到,5名大學生正在對書籍進行打包。企業不僅對外提供愛心崗位,還經常做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去年10月26日,山河文化向咸寧市第十七小學捐贈圖書935冊,價值14000元。校方還將一塊寫著“捐助教育 大愛無疆”的牌匾回贈給山河文化。送出的是一本本圖書,播下的是一顆顆啟智養德的種子。
“我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經濟條件、生活條件、學習環境都比較差,小時候想閱讀圖書卻受條件限制。如今從事文化產業,取之社會,用于社會。”陳愛萍說,從上一輩接過企業的發展重任,他們繼承了老一輩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將繼續保證好出品圖書的質量,以質量取勝市場。
2014年開始,山河文化從人工化印刷圖書慢慢轉型成為機械化生產,先后投入4000萬元更新設備改進印刷技術。
生產車間內,員工小陳正通過一臺智能化裁切線機,對紙張進行切割。“原來一天3個人要搬運2噸的紙張裁切,現在有了新機器,一個人就能輕松應對了。”
“企業正在考慮引進機械臂,使生產過程更智能。”陳愛萍說,下一步,企業將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精裝圖書生產線的產量和品質,更快、更高質量完成訂單。
文/圖 本報記者 朱亞平 通訊員 吳豐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湖北銀行咸寧分行用實際行動致敬高溫下的堅守把清涼送到一線?把關懷送到心坎
下一篇:
咸寧真奧金銀花藥業有限公司爭做行業“領頭雁”
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劉社靜、吳玖山報道:為進一步豐富干部職工文化生活,2014年12月30日,區城鄉管理執法局舉辦了茶話會暨迎...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胡劍芳、香城都市報記者陳志茹、葛建偉、周亞欽報道:“著力依托文化生態優勢,突破性發展特色旅游業。...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葛建偉 特約記者 胡劍芳 通訊員 金志兵 劉波)舞臺上,抬花轎、采蓮船、旗袍秀等民俗表演,精...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金志兵報道:18日上午,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文波率隊調研咸安旅游景點景區建設。 調研組...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張敏、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旻媛、通訊員黃念報道:“我這8畝菜能及時脫手,并賣個好價錢,多虧‘科教星...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文景、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旻媛報道:6日,大幕鄉西山下村2000畝茶葉基地里,百余村民正在地里勞作。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張敏、特約記者胡劍芳、通訊員阮莉、竇愛枝報道:20日,咸安經濟開發區內,洪盛模具二期、協宏智能家...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文景、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旻媛報道:6日,大幕鄉西山下村2000畝茶葉基地里,百余村民正在地里勞作。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張敏、特約記者胡劍芳、通訊員阮莉、竇愛枝報道:20日,咸安經濟開發區內,洪盛模具二期、協宏智能家...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張敏、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旻媛、通訊員黃念報道:“我這8畝菜能及時脫手,并賣個好價錢,多虧‘科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