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震有科技公告稱,擬使用超募資金1000萬元-2000萬元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價格不超過18.50元/股,回購期限不超過3個月。這是繼圣湘生物、光峰科技之后,科創板第三家擬使用超募資金開展股份回購的公司。
今年以來,康希諾、海爾生物等16家科創板公司先后披露股份回購方案并陸續實施。業內人士認為,業績穩健的科創板公司積極進行回購,可以穩定股價,而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可以深度綁定科研人才。
高增長公司釋放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為推動股票價格向公司長期內在價值合理回歸,基本面良好的上市公司紛紛開啟回購計劃,業績高增長的科創板公司成為回購“先鋒”。
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已有16家科創板公司先后披露股份回購方案并陸續開始實施,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達到17.7億元。發布回購計劃的科創板公司整體經營穩健,多家公司收入、凈利潤雙雙大幅增長。
例如,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海爾生物,2021年營業收入為21.26億元,同比增長52%,歸母凈利潤為8.18億元,同比增長115%。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至1億元回購股份。截至2月28日,已累計回購68萬股,支付資金總額4985.46萬元。此外,公司3月3日晚公告,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海創智擬累計增持金額1億元至2億元。截至3月9日,海創智實際增持金額1.14億元,已達到股票增持計劃金額下限。
生產銷售OLED材料、單體液晶、創新藥中間體等專用有機新材料的企業瑞聯新材,擬回購規模為5000萬元至1億元。2021年,瑞聯新材營業收入為15.39億元,同比增長47%;歸母凈利潤為2.38億元,同比增長34%。公司業務訂單大幅增加疊加產能擴充,產銷雙增共同推動業績穩步上升。
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回購股份,是結合財務狀況、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等因素作出的慎重考慮,說明從公司、重要股東層面,持續看好公司內在價值和長期發展。
龍頭企業共同提振市場信心
龍頭公司扎堆回購股份成為亮點。
國內創新型網絡安全龍頭奇安信擬回購資金總額達1.5億元至3億元。奇安信于2020年7月22日在科創板上市,是國內領先的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安全運營技術的網絡安全供應商。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8.11億元,同比增長40%,領跑網絡安全行業。
國內光學膜領先企業長陽科技積極參與回購。公司擬3000萬元至60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35元/股。長陽科技于2019年11月6日在科創板上市,公司打破了國外廠商長期以來的壟斷,反射膜出貨面積位居全球第一。
此外,康希諾、天臣醫療、八億時空等8家科創板公司最低回購金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用實際行動向市場注入強心針?!肮煞莼刭弻Ψ€定股價、提升企業價值有積極作用,可以讓投資者更好地分享公司成長紅利?!蹦迟Y深市場專家表示。
股票回購是上市公司傳遞積極信號、優化資本結構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近期證監會發聲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科創板公司出手回購。
股權激勵深度綁定人才
從回購股份的用途看,今年以來發布回購計劃的科創板公司均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建立完善長效激勵機制。對于硬科技、創新型企業而言,股權激勵會越來越成為“必需品”。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科創板開市以來,股權激勵成為科創板公司廣泛應用、充分實踐的創新制度之一。科創板開創性地推出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打通了傳統股權激勵制度的核心堵點和痛點,受到市場廣泛認可。實際上,多家科技創新企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為了實施股權激勵策略,以此留住人才,筑建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科創板共有182家公司推出218單股權激勵計劃,其中超過九成公司選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作為激勵工具,涉及激勵對象44000余人,成為科創板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舉措。
業內人士認為,實施股權激勵將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凝聚力,有效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
(黃一靈?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恒指半日漲0.19% 制藥、電信服務等板塊領漲
下一篇:
3月23日新股提示:長光華芯等申購 首藥控股等上市 仁度生物公布中簽號 榮昌生物公布中簽率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記者發稿,已有421家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年報,其中超過六成的上市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2019年11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對外...
上市滿一年的力合科技公告稱,兩大股東國科瑞華和祥禾泓安擬分別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8.08%與4.17%,減持方式包括集中競價或大...
近日,證監會同意生益電子科創板IPO注冊,即生益科技分拆生益電子上市獲通過。至此,市場形成一個共識:上市公司分拆是資本市...
春節以來的一個多月,機構調研馬不停蹄。同花順數據顯示,根據調研日期統計, 2月18日以來共計有384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
以防范化解風險為底線,依法從嚴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區,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發揮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加快恢復發展功能,交易所、中國...
5月16日晚,權威商業雜志《福布斯》發布了2019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其中,碧桂園以567億美元的銷售額、52億美元的利潤...
4月19日,易方達旗下多只基金產品發布2021年一季報,張坤、蕭楠、馮波等“百億基金經理”調倉情況浮出水面。從已發布的基金一...
石旭剛應以包括但不限于追加表決權委托、改選董事會、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繼續推動向新鄉產業基金壹號非公開發行股票等方式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