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關鍵領域 新一輪擴內需大幕將啟
長短相濟挖潛消費能力、新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再加力
“十四五”開局之年,新發展格局下擴內需成關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擴大內需、構建強大國內市場作出系統安排,要求“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提出“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并明確了擴投資促消費的新路線圖。
記者了解到,面向2021年,聚焦關鍵領域,新一輪擴內需大幕即將開啟。擴消費方面,將著力挖潛消費能力、增加公共消費;促投資方面,新基建和制造業投資等投資力度將再加碼,城市更新、現代物流等也將迎來更多機會。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多部門也在緊鑼密鼓謀劃部署擴內需配套政策。業內預計,隨著更大力度支持政策落地,將更好激發巨大的內需潛力。
“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近日表示,2019年我國經濟消費率為39%,低于6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消費潛力巨大。他同時指出,挖掘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要完善政策,要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會議還對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等作出系統安排。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會議對擴大消費政策進行固本清源,直擊關鍵領域,通過擴大就業、完善社保和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夯實消費能力;通過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鞏固消費能力最強的社會階層,從而實現擴大消費的長期可持續。并給出了2021年擴大消費的三大政策方向,即通過有序取消限制消費規定,釋放消費潛力;通過增加就業,提高消費能力;通過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減輕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方面的負擔,進一步夯實消費能力。
“這些變化表明,擴大消費政策已經從以直接刺激購買為主,轉向完善消費制度層面。”趙萍認為,減少對消費領域的行政過度干預,為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更有利于消費的長期持續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表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要從消費需求入手,通過完善社保、就業、收入分配等方式,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釋放消費潛力;同時合理增加公共消費,解除居民消費后顧之憂,更好地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
她同時指出,要從投資需求入手,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性和社會效益,推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社會投資,更好地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
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作出了具體安排。會議勾勒了明年具體投資路線圖,包括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等。
韓文秀表示,下一步在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改投資、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都要加大投資力度。
在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看來,會議再次提及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這主要指的是5G、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中心等科技型基礎設施,為新一代科技革命打好戰略基礎。另外,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也是重要方向,有助于經濟結構更加健康合理發展。此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意味著城市的建設重點由房地產主導的增量建設逐步轉向以提升城市品質為主的存量提質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強調“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并明確指出要“避免新興產業重復建設”。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短期看,擴大內需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是要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其中投資的重點在于對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有作用的領域,包括深度工業化和高質量城鎮化建設,以便增強投資的有效性,避免重復建設和形成新一輪過剩產能。
韓文秀指出,近年來,集成電路、電動汽車、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出現一些爛尾工程。必須加強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圍繞擴內需,有關部門也在密集謀劃配套支持政策。商務部12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2020年年底黨組擴大會議指出,2021年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全面促進消費,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升級消費平臺,健全流通網絡,壯大流通主體。
國家稅務總局12月18日和21日先后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和黨委會議,要求全國稅務系統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研究完善和落實支持擴大內需等方面的稅費政策。
證監會黨委12月22日召開專題會議,指出要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
關利欣認為,展望2021年,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作出有效制度安排,以及更大力度配套支持政策的落地,將有效激發我國巨大的內需潛力,更好發揮需求牽引供給、協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作用。(記者 王文博 班娟娟)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深交所定調明年工作重點 為六大行業“送驚喜”
下一篇:
公募基金規模達18.75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促進消費穩定恢復增長。面對收入結構性分化、居民儲蓄較高等因素對消費的影響,國家信息中心...
11月份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今年經濟增速為正唯一主要經濟體昨天(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
經濟日報訊記者周琳報道:江蘇省蘇州市面向符合條件的市民發放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 12月11日20時正式生效。這些數字...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期多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創新融合,面向“互聯網+醫療健康...
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對GDP的貢獻接近六成。未來我國銀發消費、農村消費的增長潛力巨大,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力將持...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進一步擴大內需,運用包括5G在內的各種新技術,創造新消費。今后,我們將要提升城市消費,擴大農村消費,...
“雙11”不僅是我國消費升級、經濟轉型的展示窗口,也驗證了我國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有著堅實的現實基礎。消...
新華社上海9月28日電? ?題:消費熱、旅游旺、文化濃——國慶中秋“超長”黃金周熱點前瞻新華社記者陳愛平、羅鑫、余俊杰...
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
要減少“低欲望心態”對消費的抑制作用,促進居民消費,必須構建積極的消費欲望,打造新型的消費模式,加快消費步伐,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