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9日電(記者 許婧)上海財經大學18日發布《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2023-2024)》,圍繞“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復蘇”這一主題,分析了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復蘇現狀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風險、機遇與應對,并就通貨緊縮、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債務、勞動力市場、地緣政治、國際金融市場等內容進行了專題分析。
上海財經大學宏觀團隊成員, 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林立國代表團隊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2023-2024)》。他表示,今年外部環境復雜嚴峻,雖然存在較多困難和風險,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持穩定,供給側活力得到釋放,需求側開始穩步復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5.3%。隨著一攬子經濟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中國經濟將進一步釋放增長潛能,穩步進入上升周期。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注重短期逆周期對沖與長期跨周期政策之間的平衡,正確把握制約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瓶頸,找準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風險隱患,通過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為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具體來看,在供給側,服務業全面恢復增長,工業和建筑業保持平穩運行,但值得警惕的是房地產業增加值持續下滑。在需求側,消費溫和復蘇,但動力不足,導致價格低位徘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內部分化,制造業投資繼續改善,基建投資有所放緩,房地產投資延續下行趨勢;貿易增速下行但結構優化。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受美國加息和國內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受限較多,但依然在有限的空間內發揮了逆周期調節的作用。展望2024年,食品價格對CPI的拉動作用將有所上升,房地產投資有望反彈,中國將步入上升周期。希望以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上財宏觀團隊堅持發布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至今已有15個年頭。團隊以數據為支撐、以熱點問題為落腳點,著眼于中國中長期學理邏輯研究和發展,致力于講好中國經濟發展的故事。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表示,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財經院校的領頭羊,上財緊密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主動謀劃擔當,通過實施一系列戰略布局,重點推進應用經濟學一體兩翼建設,推進全校全面改革,實現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余永定,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美國范德堡大學 Andrew and Jennifer Hoine講席教授黃曉東和劉元春5位嘉賓先后作主旨演講。
在張軍看來,中國正處于發展戰略轉換的關鍵時期。中國長期以來實施出口促進的戰略,相比于新加坡、美國等發達國家,中國目前人均海外直接投資水平較低。未來中國需要通過更多的海外直接投資來輸出產能,進而才可能逆轉投資回報率惡化的趨勢,產能輸出也有助于創造國內更好的新的投資機會,促進產業升級,帶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從出口促進轉向進口促進戰略,會不斷矯正國內要素價格的扭曲,從而誘導更多的高附加值的生產活動,提高國內的消費需求能力,再平衡國內的消費和投資。
余永定針對中國經濟增速下跌、執行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目前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等問題進行解答。他認為,雖然中國經濟維持兩位數增長的奇跡確實結束了,但是依然有可能保持較高經濟增速。當前中國GDP增速放緩,通貨膨脹率極低,均反映了總需求不足的事實,因此中國應該實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方面,相比發達國家,中國財政赤字/GDP比與國債/GDP比依然較低,而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國通貨膨脹率很低。既然如此,就不能認定央行貨幣超發。中國目前財政貨幣政策不存在過度擴張的問題。
祝寶良指出,靠房地產帶動中國的經濟時代已經結束了,但是要想擺脫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如何適當采取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實施符合市場化的方法,穩定房地產市場,是需要研究的問題。如何消化過剩產能,讓適合的產業走出去,使不同生產要素之間相互配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從而把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還有許多問題有待研究。
劉元春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告別舊路徑時期,需要理解目前均衡狀態,把握過去經濟關系,認清經濟發展潛力,考慮短期波動和潛在增速的關系,思考如何從一種均衡過渡到另一種均衡。他從宏觀歷史視野角度分析指出,中國經濟正處于三重因素超級疊加期: 世界結構調整與中國結構轉型疊加,疫情修復與房地產超級調整疊加,傳統風險釋放和非傳統風險釋放疊加。宏觀運行機制發生劇變,呈現新問題、新邏輯、新規律,需要新政策框架。如何在多重均衡中尋找到均衡的復蘇路徑,不僅要注重中期結構性調整,也要注重長期基本要素和短期缺口的快速修復。
論壇由上海財經大學主辦,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智庫、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承辦。(完)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數讀中國 | 一圖讀懂前三季度我國經營主體“成績單”
下一篇:
新型冷卻系統能效為標準空調兩倍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樂昌興、伍偉報道:11月25日,經傳統保護村落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劉建平、通訊員皮江星、付婧燁報道:12日,中國新農村生活體驗示范工程正式落戶通城。 據了解,中...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題:這份“進博答卷”,兌現力重千鈞的中國承諾辛識平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一年來,哈薩克斯坦的糖果、果汁、面...
題:世界500強眼中的進博會:不容錯失的“中國機遇”新華社記者潘清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科技生活展區里,世界500強、家具及...
題:全球抗疫彰顯中國之“義”辛識平疫情如火,命運與共。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②人民日報評論員“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沖鋒陷陣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義文學家,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細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見圖,資料圖片)等。...